由中國建筑學會抗震防災分會、中國地震學會地震工程專業委員會、中國地震工程聯合會主辦,同濟大學承辦的“第十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8月22日至25日在上海召開。參加本屆學術會議的單位203家、注冊人數868人,既有知名專家和相關領域的學者,也有各大高校研究生和相關企業人員。此次會議目的為了交流地震工程領域近年來在產、學、研方面的科技成果,促進地震工程理論和實踐的進步與發展,加強地震工程學科與相關學科的相互促進與共同提高,推動我國地震工程事業的發展和重大工程技術難題的解決。上海玩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有幸受邀記錄活動全程,將真實與感動完整的呈現,捕捉活動精彩瞬間,把握細節,定格成功時刻!




玩美小伙伴們保持一貫的守時守信的特色,活動前一天提前去活動現場調試機器;顒赢斕旄鶕室內燈光情況做最后的準備工作,確保萬無一失。將活動真實與精彩呈現給大家,客戶的滿意是玩美一直的追求。




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是中國地震工程領域近四年內學術研究和工程實踐的成果展示和交流,是我國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防災方面最高層次的學術盛會。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規模不斷擴大,論文質量與研究的深度、廣度不斷提升,促進了地震工程理論和實踐的進步與發展,加強了地震工程學科與相關學科的互相滲透、相互促進和互相提高,對我國地震工程學術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每四年一屆,會議充分展現我國在地震學、結構抗震減震、技術標準規范、工程實踐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創新理念,促進了該領域科技工作者間的交流合作與創新拓展。本屆會議期間,有17位知名地震工程專家作大會主題報告,另設16個分會場(共210個報告),其中特設“中日隔震技術交流”與“第一屆區域與城市地震災害模擬與風險評估論壇”兩個主題分會場。內容涉及強震動觀測與分析、巖土工程、結構工程、生命線工程、震害經驗與教訓、可恢復功能結構新體系等多個方面,反映了近幾年來國內外地震工程領域學術研究和工程應用的最新進展。延續歷屆大會傳統,大會為優秀論文評選獲獎者頒發證書。




本屆會議還增設了“地震工程領域國家獎圖片展”,集中展示了近20年來我國地震工程領域取得的突出成果27項。會議特設模擬地震振動臺試驗盲算競賽環節,試驗分析對象為三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面向全國各高校學生和設計院人員參賽,最終評選出一、二、三等共6組獲獎者。會后部分代表參觀了同濟大學嘉定校區的多功能振動臺試驗室。




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是中國地震工程領域近四年內學術研究和工程實踐的成果展示和交流平臺,是我國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防災方面最高層次的學術盛會。首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于1984年在上海召開,之后先后在武漢、大連、哈爾濱、北京、南京、廣州、重慶、哈爾濱等地召開了第二至第九屆會議。




以上圖片均為玩美攝影會議現場實拍,如需轉載,請與本公司聯系 |